• 回答数

    0

  • 浏览数

    3923

  • 收藏数

    0

作者:术数古籍专卖疤 发表于 2022-3-16 17:58: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秘助手网(www.zhijidoc.com)是全国最大文秘笔杆子学习交流网站,涵盖文库资料/文字校对/文秘论坛/文稿求助等四大板块,为广大文字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入会员,免费下载各类资料。作者:六点六
大学毕业进入机关锻炼,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党政办从事综合材料工作,写些“豆腐块”的通讯稿,没想从此就以这种通讯员的“体面”,跳到了格子上,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爬格子生涯。“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尽管在十八般公文材料中爬逝了光阴,爬瘦了人,但却也爬亮了一道风景,爬出了一点拙见。本着缓解写作的枯燥,结合所看所写,分享一些个人心得和感悟。

第一个感悟:熟悉名词抓好“眼”。名词是根基,是材料最根本的组成。章太炎《訄书·订文》提到:“语言必先名词”。一篇材料往往名词量很大,但是一篇佳作,往往是一些核心、关键的名词充当“文眼”,这些名词既是构思的起点,也是行文的焦点,更是思想表达和情感展现的凝聚点。《论语》以“仁”字为眼,《孟子》以“义”字为眼,《朱子》以“理”字为眼。名词不在于高级和优美,在于内涵和深刻,言有尽而意无穷。在积累名词时,要注重一些寓意深刻、开拓意旨的“眼”。记得一次选调生座谈会时,一篇发言材料题目“六便士虽少,但有月亮足矣”。这个标题非常新颖别致,《月亮与六便士》是一部经典名著,标题中六便士代指基层公务员的微薄待遇,月亮象征心中美好的理想,这两个名词组合在一起,见解深刻,立意明确,画龙点睛,是难得的好文眼。再比如,在招商推介时,“兴业的宝地”、“成长的沃地”、“创新的福地”、“群英荟萃的目的地”“四地”名词作为文眼,环环相扣,朗朗上口,定位精准。名词不一定拘泥于固定词语,还包含名词性短语,特殊的书名、歌名、诗名、名言、名句都可以提升文章的质感。记得有领导在招商恳谈会上讲话稿时,为灵活行文,对味应景,使用了三首歌名。其一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阐述对台企台商的重视厚爱;其二是《爱拼才会赢》,主要是谈如何拼命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其三是《相亲相爱一家人》,意在说明和台商风雨同舟,不离不弃。通过怀旧的闽南老歌,迅速与台商拉近了距离,在抒发情感中表达了意愿,在活跃气氛中引起了共鸣,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第二个感悟:掌握动词练好“法”。三蒸三酿方为酒,不炒不揉不谓茶。动词是精髓,是文章活的灵魂。动词运用得妙,能增强文章的“韵”、“气”。相声讲究“三逗七捧”、“三翻四抖”,这些动的气韵,带给相声的节奏感和综艺感。从某种程度上讲,事务性材料就是一门动词性的语言。很多文章都有类似于“搞、抓、干”、“引导、强化、落实”等基本词汇。储备丰富的动词既有助于“谋篇布局”,更有助于“撑腰点题”。记得刚工作时,要撰写一篇农业转型发展的经验交流材料,尽管领导已点出亮点,但就是不好提笔。尽管有些通讯稿、宣传稿的根基,但一旦动真格写大材料,既没有思路,更没有套路,写来写去都是拼凑堆砌的空话大话。后来,领导将标题定为:唱响结构调整大合唱;将内容改为四个唱:唱好转型主题曲,唱好生态精品曲,唱好创新交响曲,唱好联动协奏曲。全篇立足一个“唱”字,“唱”的有品位、有深度、有特色,很具有经验交流价值。材料是否有生命力,还在于这种“推敲”之法。“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推敲”过后,才是那个最稳的词,饱经历练而臻于炉火纯青。比如一篇会议讲话提纲“观大势、谋全局,把稳舵、抓大事,加把劲、扎实干”;谈落实责任,“压责、负责、问责”;谈优化营商环境,“对标、破难、亲清”。这些动词字字有力,严谨端庄,一字百炼,一画开天,是材料的笔力和韵气之所在。
第三个感悟:精通形容词运好“术”。形容词是语言中的二级词汇,是一种抽象概括和提炼,最能展现写作的提炼之术。一般来讲,形容词辞藻华丽,散文小说用的多,机关一般材料只是讲究名词的白描和动词的洗练,用的相对较少。但形容词用得好,普通的词经过修辞后,往往能实现“关键少数”的效果,比如一篇演讲中描述浙商,“浙商有着山的英气,水的灵气,海的大气,人的和气”,这与众不同的形容,既贴切,又形象,代表着一方水土的属性,是文章的加分项。比如,对干事创业提要求时,提纲用“牵牛要牵牛鼻子”的关键审视力,“十根手指弹钢琴”的统筹力,“一针串起千条线”的把控力、“争先恐后往前走”的推动力,这样的修辞准确生动、形象恰当、意味深长。如果只是单纯地讲“审视力、统筹力、把控力、推动力”,缺乏形容词的点缀,只能算得上是良品,不能成为精品。形容词好看,但不好用,用不好往往会陷入“好、很好、非常好、超级好、好得不得了”这些缺少营养的窘境。如果说名词和动词的使用在于积累,形容词则是贵在抽象加工,而这种加工之术更像是对“有”、“无”的冥心搜讨和功参造化。道德经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同样地,抽象加工的精髓不仅仅是“有中生有”,更需要“无中生有”,甚至是“有中生无”。这样,一篇文章才能达到“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的境界。比如,在一篇运动会报告中写了四个方面:以“军演受阅”之标强化统筹谋划;以“战则必胜”之势确保稳健运行;以“穿针引线”之功搞好联勤联动;几个标题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作法结合起,虚实结合,有无互补,相得益彰,具有较强的文字张力和感染力。
名词、动词的积累非一日之功,形容词的拿捏也不能一曝十寒。对词语的吸收和掌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人热衷追求“复制-粘贴”等“吸星大法”,一步到位,短期有成效,但极有可能被抄袭、雷同的副作用反伤,久而久之还会蚕食构思立意的能力。唯有在“吸”的过程中,苦练“易筋经”,累月用功,铢积寸累,内外加力,才能在文海浮沉的岁月中倚马可待,越过山丘。
分享: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