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2215

  • 收藏数

    0

作者:小珍248 发表于 2022-3-3 20:14: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秘助手网(www.zhijidoc.com)是全国最大文秘笔杆子学习交流网站,涵盖文库资料/文字校对/文秘论坛/文稿求助等四大板块,为广大文字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入会员,免费下载各类资料。作者:公文学堂
写材料,是以文辅政的重要方式,也是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手段。写得一手好材料,是仕途的“敲门砖”,是提拔的“踏脚石”,是施展政治抱负的有效途径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做好新时代写作工作,不仅要有认识上的新高度、新气象,更要有行动上的新作风、新作为,概括而言,就是要奏好写材料“四部曲”:
读万卷书,打牢写作基本功;行万里路,掌握鲜活的一手素材;阅无数人,做洞察事务的有心人;名师指路,让文稿极致升华。

写好材料掌握“四部曲”,满满的写材料干货技巧-1.jpg

01

一、读万卷书,打牢写作基本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动地反映出读书与写文章之间的密切关系。扎实的文字功底是做写作的基本功,读书则是打牢文字功底最有效的途径。
要成为一个好的材料手,首先要拿出钉钉子精神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儿,静下心来在文字中浸泡,无论工作多忙,家务多重,都要坚持每天读几页书,让自己经常能与大师对话,储备知识、锻炼思维、开阔视野。
读万卷书的第一个用处,在于储备知识。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有限的,所以经验的获取也是有限的。依靠大量阅读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围绕材料主题进行大量阅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储备充足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后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打下基础。
读万卷书的第二个用处,在于锻炼思维。写出一篇好的材料,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和纸上功夫,而是文稿起草人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组织能力的综合反映,说到底是思维锻炼的结果。
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读书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观点,与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对照,或赞成,或反对,形成自己的见解。
读万卷书就是无数个这样的思考过程在反复演练,逻辑能力、论述能力由此产生并不断完善。
读万卷书的第三个用处,在于开阔视野。“万卷书”绝不是仅仅指数量,更是指大量不同种类的书,唯有读书驳杂,方能知识广博,孤陋寡闻必然识见短浅。文稿撰写与文学创作不同,文采飞扬不是必须的,反而是对事件认知的多角度、宽视角、感悟力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文稿起草者有很深的积淀,大量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写好材料掌握“四部曲”,满满的写材料干货技巧-2.jpg

02

行万里路,掌握鲜活的一手素材

对写作工作而言,行万里路就是指深人基层、深人一线、深人人民群众,掌握最鲜活、最接地气、最能说明问题的一手资料,只有“沉下去”,才能避免走弯路,摸到最真实的情况。
行万里路,首先要端正态度。态度端正是做好文稿起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越是重要的大材料,越应深入基层听实话、摸实情、查真情,确保所到之处、所见之事、所问之人都是“原生态”,了解到的情况都是未经加工雕饰的,这就是求真的态度。
行万里路,必须要转变作风。基层对上级单位材料任务的反感在于搞花架子,只做书面文章,不但解决不了基层的任何问题,还会给基层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要切实改进文风,倡导“短实新”,改变以往的弊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导向。
行万里路,还需要改进方式。写材料,就是为了发现真问题、听到真心话、解决真问题。决不能凭空总结好亮点、确定好结论,然后去搜集案例来佐证,这种本末倒置的写作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这种文字材料有名无实、百害而无一利。
只要材料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即使是零碎的、不系统的一个个“点”,但众多的“点”汇聚成一个面,也能对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03

阅无数人,做掌握实情的有心人

有人把写作比作中医看病,总结出写作的四诊法。其中望、闻、问三步,都是在做阅人的工作。无论去企业、去社区,还是去田间地头、群众家中,阅人越多,感性认识越强,越接近真实。
望,就是要善于观察人。能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并不是交流的全部。肢体、动作、表情,能帮助一个文稿起草者很好地感受交流对象的情绪变化,不仅仅是辨别真假话,也包括与对方产生共鸣,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闻,就是要善于倾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乐于倾听,是提高文稿起草效率的重要手段。了解的对象,往往不在文稿起草者生活的圈子里,他们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有些基层群众文化不高,准确表达自己所思所想对他们来说都是困难的事,这就要求文稿起草者提高自己倾听的能力和水平,善于从看似不着边际的对话中挖掘出需要的东西,为材料所用。
问,就是要善于发问。同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回答者的兴趣,这是一门技术。善于发问的文稿起草者,能够引导交流对象发散性地回答,能够用有限的问题获取更多的答案,并启发文稿起草者的思维。
另外,问与答的过程,是交流的过程,以平等或者谦虚的姿态更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从而激励对方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写好材料掌握“四部曲”,满满的写材料干货技巧-3.jpg

04

名师指路,让文稿作品极致升华

一篇成熟的文稿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反复的修改和推敲。精益求精的修改过程中,好的导师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机关工作人员来说,这个导师可能是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也有可能是理论功底深厚的学者,还有可能是文稿课题相关领域的业内人士。
领导指路,能让文稿更好地服务决策。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那些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工作经验丰富,特别是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把握政策的能力更强,更具有战略眼光和宏大格局,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对文稿起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必然能够让文稿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学者指路,能让文稿更具有学术价值。近年来,很多政府部门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方式开展课题合作,这些第三方机构中往往有很大比例的是专家学者,他们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参与到政府部门工作中来,既能打破单一视角的局限,有利于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又能充分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实现课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同步提升,扩大文稿的学术价值。
业内人士指路,让内行人干内行事。政府部门统筹管理的领域众多,要想行行精通是不可能的。以民营经济领域为例,要撰写民营企业融资难相关材料,机关干部不可能都是金融行业专家;要撰写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材料,机关干部也不可能都是法律问题专家。这就要求在起草过程中要充分借助“外脑”即专业人士的力量,让内行人干内行的事,避免文稿里出现外行话,贻笑大方。
有个比喻说,写作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写作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只有齐心协力奏好这四部曲,才能写出具有决策参考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解决问题价值的精品材料。
作者:文匠
分享: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2022-3-3 20:14:50
50%构思20%撰写30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