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0

  • 浏览数

    3353

  • 收藏数

    0

作者:小仙女要起飞 发表于 2022-4-13 14:17: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秘助手网(www.zhijidoc.com)是全国最大文秘笔杆子学习交流网站,涵盖文库资料/文字校对/文秘论坛/文稿求助等四大板块,为广大文字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入会员,免费下载各类资料。  作者:好学博学的小白

如何写好材料?-1.jpg

修改文章不能仅仅理解为局部的增(增加)、删(删减)、调(调动)、换(改换)。这四个字其实只是文章修改的"基本手法",并没有揭示文章修改的实质。修改是对文章初稿的再加工、再创造、再提高。修改的目标,是使文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趋近完美统一。因此,文章的修改既包括思想内容的修改,又包括表现形式的修改。从大的方面说,文章修改通常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主题的修改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写出初稿后,要认真阅读、仔细琢磨,看主题把握得准不准,提炼的深度够不够。一篇文章,结构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或者语言比较粗糙,都不难改好,最怕主题立不起来或没有新意。对主题的修改属于实质性修改。在主题基本成立的情况下,其修改主要是解决主题的深刻性问题。主题的深化是无止境的,深化主题不是一次完成的。如果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孔之见、一得之功,就揭示不出深刻的主题。
主题的修改要综观全局、立足全篇,审视文章的主题是否正确、集中、鲜明、深刻,是否具有创新性,文题是否相符,若干从属论点与中心论点是否一致,某些提法是否全面、准确。如果中心论点把握不准确,没有把最典型、最有本质意义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来,或者主题存在失误和偏颇,就要动"大手术",进行改写甚至重写;如果文章论点陈旧,缺乏新意,就要重新概括,或改变论证角度,进一步加深、提高。
为了深化主题,在审视文章主题时,站立点要高,头脑要冷静,眼光要挑剔。所谓“站立点要高”,就是要跳出圈外,居高临下地看。写文章要钻进去,还要跳出来,跳出来才能避免“见木不见林”;距离远一些才能看清文章的轮廓,形成整体印象。所谓“头脑要冷静”,就是要迅速从写作的兴奋状态中摆脱出来,冷静地审视文章的主题,看能不能立得住、立得牢。所谓“眼光要挑剔”,就是站在文章的对立面上,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以“鸡蛋里挑骨头”的眼光挑文章的毛病。如果不是这样,就可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文章已经相当不错,没有必要再改,从而使文章流于一般。
二、观点的修改
观点是文章主题的支撑,它像众星捧月一样拱卫、烘托着主题。如果观点不新、见解不高、认识浅薄,即使有了好的主题,也难以把文章写好。所以,修改文章,首先要看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深刻,要对观点和提法进行仔细推敲。比如,总结的经验是否明确、真实、有价值,指出的问题是否客观、准确,提出的任务、要求是否符合实际,提出的措施是否切实可行,等等。一篇有价值的文字材料,首先要有观点,否则就成了资料的杂乱堆积;其次是观点要正确、全面、新颖、深刻、集中。观点的修改,就是改正错误的观点,纠正偏颇的观点,更新陈旧的观点,深化肤浅的观点,集中分散的观点。
文章的“主观点”或者核心观点是通过主题体现出来的。这里所说的观点,主要是指支撑主题的“分观点”。各分观点必须紧紧围绕主题展开,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分观点应紧紧围绕主观点,并足以说明主观点,否则,主题就立不住、站不稳。
分观点存在的问题不外四种。一是“误”:观点不够正确,有偏差,有错误,不到位。二是“浅”:观点不够深刻,浮在表面,流于平庸。三是“偏”:观点偏离了主题的方向,没有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各分观点不足以说明基本论点,基本论点缺乏有力的支撑。四是“单”:观点单薄、孤立,不足以对主题形成稳定的支撑。
对于文章中的主观、片面、空泛、浅陋之处,要进行强化、增补、改写,把偏颇的改中肯,把片面的改全面,把模糊的改鲜明,把粗浅的改深刻,把松散的改集中,把陈旧的改新颖,把有失分寸的改恰当。这就是观点的修改。
三、结构的修改
凡是常写大材料的,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在文章动笔前对结构进行了精心构思和安排,甚至写出了详细的提纲,但写出初稿后通观全篇,还是会发现结构方面存在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因此,结构修改是文章修改的重要内容。
一般情况下,初稿完成后要回过头来粗读一下,看结构方面有什么问题,如开头是否引人入胜,结尾是否深刻有力,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各部分的过渡是否自然顺畅,前面提出的问题后面是否有照应。总之,要看整篇材料是不是按事物自身的逻辑形成了统一的整体。若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就要按建立文章结构的原则要求进行调整。
结构的调整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主题发生了变化,原先的结构需要随之调整;二是主题没有变动,但结构不能满足表现主题的需要,需要作结构性变化。调整结构讲究的是“既顺又巧”。“顺”就是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脉络分明,顺理成章;“巧”就是文章富于变化,波澜起伏,新颖别致。
结构的修改必然涉及大小标题的修改。因为结构通常是用各级标题来表示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题目短小、精练、鲜明,就能醒目传神、熠熠生辉,使人愿意看下去。所以,对初稿的题目进行认真的斟酌、推敲和修改是非常必要的。在文章写作中,文和题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文要切题,题要配文。如果文题不符、题目太长或过于笼统,就要在结构调整中一并修改。
四、材料的修改
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材料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决定着主题和观点的表达效果。所以,在文章修改中必须对使用的材料进行审核和斟酌,使之运用恰当。所谓恰当,就是观点与材料统一,观点能够统率材料,材料能够说明观点。如果观点和材料联系不紧,就要看一看问题出在观点上还是材料上。如果材料选用不当,就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
选用材料的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必要,即选用的材料要能说明观点;二是真实,即所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符合实际;三是合适,即使用的材料要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在修改中,要看引用的材料是否准确,出处是否可靠,与观点是否有内在联系,是否合乎逻辑,能否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材料的修改一般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着眼材料本身进行查核校正,即先不考虑观点、结构和语言,只核查材料本身是否真实、可信、准确。发现前后矛盾之处,要探个究竟,去除疑点。如有引用,最好核对原文,删除或更正引用有误的材料,使文章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第二步,着眼说明主题、突出主旨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增删调整。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材料不充分,不足以托起主题、表现观点。修改的方法是,补充新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使论据更加充实。二是材料过多过滥,同类同质的材料使用更多,淹没了主要观点。修改的方法是,重复使用的材料只留一处,没有必要的材料毫不吝惜地舍弃。三是材料不够典型、不够准确,或材料与观点不一致。修改的方法是,用典型的材料换下一般的材料,用准确的材料换下失真的材料,用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换下不一致的材料。四是材料剪裁不当,该详的不详,该略的不略。修改的方法是,重新剪裁和组织,使详略得当、恰如其分。
五、文字的修改
语言是写作的第一要素。要使文章准确、简洁、生动,就不能不在语言运用上反复推敲斟酌。而语言又和文风联系在一起。现在大家对各种文章包括军用公文的语言很不满意。主要毛病:一是空洞乏味,套话连篇,“八股”调盛行;二是华而不实,矫揉造作,让人读后不知所云。
修改阶段的文字加工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注意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力求上下贯通,语气一致,文通意顺。要把平淡的改得鲜明,把拗口的改得流畅,把刻板的改得生动,把隐晦的改得明快,把含混的改得清晰,把笼统的改得具体。二是剪去闲文,压缩篇幅,把重复啰嗦之处改得精练简洁。文字表达追求的是清晰简明,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多的内容,多余的字句应统统删去。三是推敲字句,润色文字,改正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等毛病,改正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不合语法的句子,使之合乎语言规范。
分享: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