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0

  • 浏览数

    3450

  • 收藏数

    0

作者:王胜军 发表于 2022-3-2 17:44: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秘助手网(www.zhijidoc.com)是全国最大文秘笔杆子学习交流网站,涵盖文库资料/文字校对/文秘论坛/文稿求助等四大板块,为广大文字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入会员,免费下载各类资料。作者:群众杂志


近日,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文牍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严重,“空心笔杆子”问题应当引起警惕。随后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刊发评论,对这一不正之风进行痛批和剖析。以下是几篇相关评论。


“空心笔杆子”成热点,背后深层问题值得警惕!(观点汇编)-1.jpg


人民日报:挤干空心材料的政绩水分

纠治“注水材料”,挤干 “政绩水分”,也是这一轮查找和整改“四风”突出问题的重要任务

无论是写领导讲话还是整理文件报告,必须让文章合辙押韵、对仗华丽;到哪里都有专门负责写材料的人,连科级单位都设了“办公厅”;三五百字就能说清楚的事,硬拉到两三千字,大谈特谈领导如何重视……有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文牍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严重,“空心笔杆子”问题应当引起警惕。

应该看到,重视写材料、重视“笔杆子”,不仅是行政流程的必需、推动工作的必要,很多时候也体现出党重视理论工作、文宣工作的优良传统。但不是任何材料和“笔杆子”都值得推崇,沾染上不严不实作风的材料,沾染上形式主义习气的“笔杆子”,不仅影响实际工作,还会在人民群众眼里造成“语言腐败”“风气污染”。正因此,提倡务实文风、力戒空话套话、反对文牍主义、重视调查研究,向来为我们党所重视。

光明日报:破解“空心笔杆子”问题须上下同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基础工作一直备受关注。近期,在机关工作中,一些干部把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材料撰写的问题再次触动了人们的神经。在感慨基层干部背负繁重工作压力的同时,人们也忧虑这些干部陷入“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的作风当中,并将这些人称为“空心笔杆子”。

“空心笔杆子”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一些干部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反映出不务实功、大搞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因此,破解“空心笔杆子”问题,首先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求真务实,发扬党的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的优良传统。“空心笔杆子”问题在各个层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亟须上下同治。

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检验工作状态的试金石。“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20世纪20年代,为准确了解农民运动的真实情况,毛泽东步行700多公里,奔赴湘乡、湘潭、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实地考察农民运动,在此基础上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重要的马列主义文献。试想,如果像今天的某些“空心笔杆子”一样,不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搞调研,而是关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合计着如何让文稿合辙押韵、对仗华丽,怎么能写出“文字精练,耐人寻味”的调研报告?

“空心笔杆子”问题的症结往往在于“上行下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绩评价体系。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和重要任务,采取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一级一级往下考核直至基层一线,甚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根据完成情况进行“一票否决”式奖惩。公允地说,压力型机制在保持政策连贯性、保持政令畅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空心笔杆子”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此相关。当上级政府以文字材料为主要参照、以“看资料、看台账、听汇报”考核政绩时,下级政府自然就会用材料“说话”、拿材料“邀功”、以材料“取胜”。

实际工作中,不少干部发出这样的感慨:文字工作压力大、文稿工作苦,但是,这就是上面的考核方法。由此可见,破解“空心笔杆子”难题,在狠抓工作作风的同时,还必须革除压力型机制的消极弊端,减少机关工作“埋头码字”以应付考核的情况。如果不能正视体制上的问题,单纯要求告别文牍主义,终究是不得要领。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解决好“空心笔杆子”问题,需要上下同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告别文山会海,使领导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为民办实事上。

(作者:陈朋,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新华时评:基层不需要“空心笔杆子”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西部某县委办的刘秘书和一众同事却依然在办公室寻章摘句写材料,开年的会一个接一个,无论是写领导讲话还是编文件整报告,想出新出彩,必须让文章合辙押韵、对仗华丽,最好配几句古诗、俗谚、四六句,整个新词、造个新概念。看似文字鲜活了,实则华而不实,经不起推敲。

记者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很多地方都有不少如刘秘书一样写材料的人,县委一套、政府一套、委办局也有一套,某科级单位的领导居然也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的笔杆子,办公厅王主任。”县级有写作班子不足为奇,连科级单位都设了“办公厅”,令人啼笑皆非,基层的文牍主义之盛,可见一斑。

“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基层的笔杆子,大多集中在办公室、政研室、秘书处(科)和综合处(科)等。这个活的确不好干,一些被领导倚重的笔杆子整天埋头码字,没时间学习和调研,只能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在形式上下功夫,久而久之自己也变成了“空心笔杆子”。

“空心笔杆子”多,虚功自然多。西部某地区通讯员传给记者一份某乡实现村村通电的简报,三五百字就能说清楚的事,硬拉到两千多字,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到哪个领导深入调研、发表重要讲话,再大谈特谈通电的重要意义。如此材料,滋生严重的形式主义、浮夸风气,甚至不乏造假、谎报。

实干不行,材料来补,这让写材料的人很吃香。基层很多地方都偏爱用材料打头阵,工作落不落实,总结要写好,干得好不好,汇报要出彩,用材料“说话”、拿材料“邀功”的现象并不鲜见。在一些地方,有的领导不爱思考更不愿意动笔,笔杆子的用处也就大了。

基层不需要“空心笔杆子”,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泥腿子。基层工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来不得花拳绣腿,单单开会、发文件不够,必须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大兴调研之风,力戒空谈。党员干部要到边远的农村牧区、困难群众中调查摸底,到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研究问题。只有对在调查中发现的现象、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报告、发言才能指导实际,才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分享: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