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助手网(www.zhijidoc.com)是全国最大文秘笔杆子学习交流网站,涵盖文库资料/文字校对/文秘论坛/文稿求助等四大板块,为广大文字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入会员,免费下载各类资料。作者:孔门哈士奇
生活中常见这样一种现象。
想明白一件事情难,而且想明白了不一定能说明白;
想说明白一件事更难,而且说明白了也不一定能写明白;
想写明白更是难上加难。
拿起电话一聊,说多久都可以滔滔不绝。
拿起笔纸一坐。憋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
写东西是很难的。写好了更难。
机关工作。能够被公认为最苦最累最难的就是写材料。
在机关里有一这样一句话。
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写材料,那是地狱。
爱一个人也让他去写材料,那是天堂。
那么写材料究竟难在哪里呢?
第一、写材料需要全面的视野。
这个全面是体现在高中低三个层次上的,首先说高,高是要和使用材料的领导和机关的级别相匹配,中是要和执行材料的部门或处室的层级相适应,低是要和落实材料中精神的基层实际相契合。这种视野一旦形成,材料的全面性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材料执笔者的水平也就得到了体现。这也是写材料的首难所在。
第二、写材料需要丰富的储备。
材料的目的是要部署工作,是要有利于有助于任务的完成和落实。一般情况下,除非事发紧急,可以用命令直接布置以外,多数时候是要在整个执行链条上的所有部门、单位和人员都充分理解以后,才会得到有效的贯彻。这实际是说理的部分,纵览古今横观中外旁征博引是少不了的,特别是在领导的讲话稿和授课稿中,更需要这样的信息支撑。临时抱佛脚显然不行,要想写出别人没有看过,别人看过却没有想过的,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平时的积累一桶水,关键时刻才能有画龙点睛的那一滴。这是第二个难处。
第三、写材料需要深刻的思考。
要想让人听明白,执笔人首先要自己想明白,世上绝无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昭昭的道理,思考的深度和认识事物规律的准确性有关,和了解客观实际的准确性有关,还和领会上级意图的准确性有关,我们经常听到议论说,这个文章或材料很有思想性,实际上是在对执笔者思考的深刻古玉的认可。这是写材料的第三个难处。
第四、写材料需要严密的逻辑。
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里,有个名家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研究逻辑学的学派。但是后来名家基本消亡了,因为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是不需要逻辑的,有时候更注重结果。但材料本身不是结果,本身是过程,在说理说事的时候没有逻辑,就会出现轻重不分、主次不分,甚至顺序不分的情况,若真是如此,想想会引发多少误会?一篇有着严密逻辑的材料,增加一句会觉得啰嗦,减少一句会觉得跳跃,那真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我们看看纸媒,那些个文章有几篇能达到这个境界?这是第四个难处。
第五、写材料需要反复的推敲。
历史上最著名的推敲当属唐代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诞生过程。只要时间允许,一个好的材料只要在没到最后付印下发,就都是最好的修改时机。这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要用新的想法、新的表述方法或新的思考结果来替代自己以前认可的这些东西,不仅是难而且痛苦,但是不这样打磨,这个材料实际上总是和未经打磨的璞玉一样,无法称为玉器。这是第五个难处。
第六、写材料需要长期的磨练。
这实际上是说写材料的能力和本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要长期艰苦的伏案工作中形成的。写材料是苦活,常人不愿意干,精明的人会躲,很多写材料的人都是老实厚道不知道拒绝的人,刚到新单位就在无奈中接下了这个差事,写着写着就被贴上了会写材料的标签,从此陷入了青灯黄茶的熬夜生活。当然不排除有天纵英才天赋异禀的天才人物,腹有成稿下笔如神,可是多数人还是一点点从不会到会,从门外汉慢慢才成了“笔杆子”。这个过程没有亲身经历过,是很难想象的。这种岁岁年年日日夜夜的历练,是写材料的第六个难处。
正在写材料的朋友,不知道这六个难处对不对?
而没写过材料或准备要写材料的朋友,看到这六个难处后,您还会去写吗? |
|